音乐学院2014级赴北京进行观摩采风
2016年5月8日我院2014级全体学生及带队老师到来北京,对北京进行观摩采风。
北京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许多历史王朝定都于此最早的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一直到近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都定都在北京所以北京又被很多人戏称“帝都”。随处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都有一种厚重的历史气息随着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也给北京蒙上了一层弄弄的文化韵味。

第一站 天安门广场 前门 毛主席纪念堂
5月10日清晨4点,全体同学早早的就已起床集合前往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通过安检,到达广场时天还是蒙蒙亮,但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清晨有些冷冽的空气并没有阻挡人们观看升旗的热情,天安门广场上五步一岗,十步一哨,给人们十分安全的感觉。随着清脆整齐的脚步声,旗手迈着整齐矫健的步伐来到旗杆前。这时随着国歌响起,国旗冉冉升起。
观看完升旗以后同学们早早的来到毛主席纪念堂门口,但此时毛主席纪念堂门口早已排起了不见头尾的人龙。同学们拍了近两小时的队伍,终于来到了毛主席纪念堂门前。看见大门上一幅对联:“人间有人皆向泽;世上无水不朝东”。暗含“泽东”二字。迎门毛主席塑像下面是华国锋亲笔题词:“人民领袖毛主席”。们人人怀着对毛主席的无比崇敬和深切怀念的心情步入毛主席纪念馆。进入纪念馆大厅,一尊毛主席坐像赫然入目。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纪念馆大厅仿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陈设,汉白玉主席坐像高3.5米,重32.64吨,是著名雕塑家程允贤的作品。坐像背后是巨幅油画《开国大典》宽7.5米,高6米,气势宏伟,既庄严肃穆,又亲切自然。在这个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用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纪念章制作的共产党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发生地的造型,如遵义会议会址、延安宝塔山、北京天安门等。
第二站 首都师范大学讲座
5月11日中午同学们来到首都师范大学,有幸听到孟维平教授为大家带来的精彩的讲座,下午13:40,音乐厅内寂静无声,孟教授开始了讲座,讲座内容十分精彩,孟教授通过一段交响乐带入主题,通过小提琴,二胡,古琴等乐器现场示范,再结合科学实践的理论,讲演解释了所谓“钢琴缝中的音律”,同学们无一不听的专心致志,目不转睛,讲座很快便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同学们十分的意犹未尽,但美好的时光总是过的如此迅速,就像教授说的话,这次的讲座就像播撒在我们心中的一颗种子一样,以后开花结果,长出丰厚的秋华。
第三站 国家大剧院
5月12日晚18:30分,同学们来到国家大剧院前。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人民大会堂西侧西长安街以南由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及南北两侧的水下长廊、地下停车场、人工湖、绿地组成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其中主体建筑10.5万平方米地下附属设施6万平方米总投资额31亿人民币。国家大剧院的建筑风格相当的现代中国国家大剧院高46.68米。由法国建筑师保罗·安德鲁主持设计设计方为法国巴黎机场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剧院综合体。国家大剧院外部为钢结构壳体呈半椭球形国家大剧院壳体由18000多块钛金属板拼接而成面积超过30000平方米18000多块钛金属板中只有4块形状完全一样。中部为渐开式玻璃幕墙由1200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而成。椭球壳体外环绕人工湖湖面面积达3.55万平方米各种通道和入口都设在水面下。行人需从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进入演出大厅。国家大剧院造型新颖、前卫构思独特是传统与现代、浪漫与现实的结合。这座“城市中的剧院、剧院中的城市”以一颗献给新世纪的超越想象的“湖中明珠”悄然亮相。安德鲁曾说“我想打破中国的传统当你要去剧院你就是想进入一块梦想之地”。安德鲁这样形容他的作品――巨大的半球仿佛一颗生命的种子。“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就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一个简单的‘鸡蛋壳’里面孕育着生命。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
同学们观看了当晚在音乐厅的“盛赞巴洛克·英伦风遇见巴洛克”音乐会。欣赏到国际哈上一流的艺术家们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表演。同学们都被美妙的音乐所迷醉,深深不能自拔,并在心中暗暗鼓足了劲的想要努力。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