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栏目
淮北师范大学艺术教育发展年度(2013-2014学年)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能够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淮北师范大学作为一所多科型省属重点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学校艺术教育。2013-2014学年,学校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教体艺[2014]1号)的要求,继续积极开展学校艺术教育,使我校艺术教育得到蓬勃发展。现将我校2013-2014学年度艺术教育发展情况公布如下。
一、领导重视、艺术教育组织机构健全,有保障机制和制度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艺术教育对落实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领导班子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明确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承担机构为: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和文学院,并分别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全校艺术教育工作。为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审美、人文素养的作用,落实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坚持科学教育、应用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良好实践技能和优良综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把做好艺术教育工作作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学校以课堂教学与团学活动的方式积极开展艺术教学,将艺术教育与专业教育全面结合,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教务处通过加强艺术教育公选课管理和教学管理,团委和学工处通过加强学生文艺活动和相关文艺社团管理,确保了我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顺利和健康开展。目前,我校已基本形成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发展机制。
学校定期与团委、学工处、美术学院、音乐学院、体育学院和文学院联系,研究艺术教育相关问题,将做好教学和艺术教育工作作为工作第一要务,各单位管理到位、制度健全,艺术教学活动开展正常,艺术教育效果较好。
二、建设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和对外交流
学校非常重视艺术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提高艺术教师队伍的素质。目前,现有从事艺术教育的专任教师79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3人、讲师28人,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均较合理。学校现有艺术类本科专业9个,一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安徽省特色专业,艺术毕业生综合素养高,深受社会认同。
学校积极做好艺术教育对外交流工作,组织艺术教师赴英、法两国考察,与英国埃塞克斯大学、法国巴黎高度学院分别签订交流合作意向书,还先后从淮北市博物馆、淮北市书画院等艺术机构、团体聘请6位艺术家来学院担任兼职艺术教师,较好地利用了社会艺术教育资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学院艺术教育活动内容,促进了学院艺术教育活动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本年度中,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共承担各类教科研课题15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在省级、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安徽省高校重点教材2部,出版2部专著,出版艺术作品集和专业技法书5部;艺术作品获国家级二等奖1件次、三等奖5件次,入选国际展览2件次,入选国家级展览10件次,获省级一等奖2件次、二等奖4件次、三等奖6件次、优秀奖5件次;获国家专利5项;举办学术报告5场,参加学术会议3场。
三、学科专业互融,艺术课程开设率高,效果好
学校按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瑜伽》、《英语文化与电影》、《古今爱情诗歌鉴赏》、《中国古典小说欣赏》、《唐宋词名作欣赏》、《西方爱情名著欣赏》、《电影艺术研究》、《美术鉴赏》、《音乐鉴赏》、《音乐欣赏》、《音乐美学》、《唐宋诗词欣赏》、《影视艺术欣赏》、《形体与健美操》、《体育美学》、《美学与人生》、《舞蹈》、《硬笔书法》等十八门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每年有2000人次选修艺术类公选课程。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所有学生公选课必须修满8个学分,且其中必须有至少2学分的艺术类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丰富多彩的艺术类公选课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接受艺术的熏陶,为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除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外,艺术类相关专业还开设了丰富的艺术专业课程和艺术专业选修课程。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互为依托,大众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互补,共同构建出良好的艺术教育生态。《素描》、《色彩》、《字体设计》、《图形创意》、《色彩学》、《中外美术史》、《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外国音乐史与作品欣赏》、《形体舞蹈》等四十八门专业课、实践课和专业选修课开设序列编排合理,开设课时量饱满,教学效果好。
学校地处皖北地区,对皖北地区传统文化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致力于将皖北传统文化与学校艺术教育相结合,努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艺术课程,如《皖北历史文化》、《淮北花鼓戏》、《皖北地方戏》、《中国民间美术之旅》、《生活陶艺》、《花鼓戏音乐》、《淮北大鼓演奏》等艺术教育选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欢迎。具有皖北地区特色的地方文化和艺术课程在传承皖北传统文化、传播地方艺术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也在这些课程的研究和学习中逐渐认同或喜欢上了皖北传统文化。体现了学校艺术教育课程的多样化和传承性。
四、艺术社团组织有序,艺术活动丰富多样
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大学生艺术团以及各类学生社团,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和课外艺术教育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学校历来重视艺术教育活动,注重通过开展高雅艺术活动,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大学生的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精神文化追求。
学校有“美术协会”、“书法协会”、“设计协会”、“剪纸协会”等学生社团,这些社团依据专业特质,结合艺术课程教学,以健康、高雅为基调,积极开展经常性、综合性、多样性的艺术活动。学校通过“迎新晚会”暨大学生艺术团汇演、新生才艺大赛、女生节男生节等参与面广、学生热情高的基础性文体活动,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2014年上半年,学校还组织举办了大学生书法竞赛、“仲夏夜之梦”音乐会、“雷锋颂”朗诵大赛、“心连心,夕阳红”文艺联欢会、“变废为宝”手工艺品大赛、“牡丹节”相山公益画展、“井盖涂鸦”主题团日活动、服装设计作品指导活动、最美时光摄影展、大学生艺术展演“春之声”音乐会、微电影大赛、“理性之光”大学生辩论赛、学生社团文化节、大学生文史哲艺知识竞赛、大学生自创话剧展演、大学生优秀书画展、大学生服装设计大赛以及作业观摩展、艺术考察作品汇报展、高雅艺术进校园“鼓乡情韵”专场文艺演出、“诚信为本,立德修身”演讲比赛、“美化校园环境 共建文明校园”活动等一系列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大大浓化了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有力推动了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
学校依托文学院开设的“诗歌创研中心”、“诗歌文化长廊”等载体,积极开展诗歌教育。早在2009年就成立了相山文学社,创办《相山往事》。2012年,设立相山往事散文诗歌创研中心,影响力日趋壮大。2013年,《相山往事》正式立刊,专供刊发师生及校外文学诗词爱好者的散文诗词作品。
学校联合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共同开展传统书法教育,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水平。邀请几位著名书法家以及我校书法专业的杰出校友和在校教师,2014年,共同创建了书道馆辅修班,书道馆内陈列几位主要成员和书法家的墨迹,同时开展书法培训活动及交流活动,成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开设书法艺术教育辅修班,分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研习提高班四个层次授课,自2014年暑期开办以来,授课教师和学员队伍不断壮大,学生们习练书法的热情日益高涨,报名参加学习的人数越来越多,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辅修班学员主办了专刊,部分学员出版了个人作品专集,部分学员的作品被国内书法刊物收录,有的还在全国、省、市的书法展览或比赛中入展、获奖。
学校积极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营造欣赏高雅艺术、热爱高雅艺术、提升艺术素质的良好氛围,2014年组织举办了“安徽花鼓灯”——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邀请宿州花鼓戏剧团为师生献上一台民族民间气息浓郁、既传统又时尚的文艺晚会,得到了师生的高度认可。
学校开展“走近音乐,走进音乐”项目,通过师生展演高雅音乐,进一步提升学校美育育人的层次,丰富和活跃师生文化艺术生活。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庆、新生入学、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大型节假日等契机,组织学生铜管乐队等专业艺术表演队伍开展演艺活动,渲染良好的艺术氛围,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活动中得到无形的熏陶和提升。
五、学生积极参与艺术活动,取得丰硕成果
由淮北市文明办、淮北市公安局、淮北师范大学团委主办,我校承办的淮北市首届“文明交通,精致淮北”公益宣传招贴设计展中,我校学生设计作品入选100余件,囊括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等全部奖项共计28件(次)。1件指导教师作品、5件学生作品入选“第六届秘鲁国际海报展暨第二届秘鲁中国海报展”。在由中国包装联合会设计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华东大奖创意设计大赛”和由中国包装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共有23件(次)作品入选。其中:获“第十一届华东大奖创意设计大赛”铜奖作品1件,获“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作品3件、三等奖作品6件,获“指导教师奖”10件(次)。在由安徽省文化厅、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第四届安徽美术大展中,仅设计类学生作品就有16件(次)入选,其中1件获“银”奖、1件获“铜”奖、1件获“优秀”奖。其它美术类学生作品亦获类似成果。在“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中,我院学生作品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4项。
经过多年的积累,我校举办的一些活动已经形成品牌,在广大学生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如我校连续举办了20届“自然杯”卡拉OK大赛、10届“共青杯”合唱节、12届新星才艺展、12届中外经典散文朗诵大赛、12届中华古诗词诵读大赛、12届“金话筒”校园主持人大赛、11届“走进思源·艺满校园”文艺演出、8届大学生艺术时装展演大赛、8届“艺术点亮生命”大型优秀作品展、7届大学生书法竞赛、5届剪纸艺术作品展、3届大学生摄影作品展、2届微电影大赛等艺术教育品牌活动。同时,我校注重挖掘校内外艺术教育资源,每年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大学生艺术鉴赏专题学术讲座10余场,以提升我校校园文化的品位和层次。自2013年9月以来,我校为积极落实安徽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深入开展大学生艺术教育工作,举办了一系列大学生艺术活动,同时,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和各学生社团结合自身特点组织开展各类艺术展演活动,诸如音乐学院的大型声乐演出、春夏秋冬四季专场音乐会、美术学院的优秀美术作品展、大学生书法协会的书法大赛、篆刻协会和剪纸协会的优秀作品展、教育学院“自然杯”卡拉OK大赛等艺术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