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详细内容

工作动态

【机关党建典型案例】教务处党支部:教务管理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来源:教务处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5-04-17 14:25:10 浏览次数: 【字体:

编者按:机关党委成立于2021年7月,由原党群机关党总支、行政机关第一、第二党总支、后勤机关党总支合并产生。目前,共有党员336名,下设30个党支部。长期以来,各党支部聚焦党建和业务融合发展,积极开展样板和星级支部建设、支部特色共建、“我为师生办实事”、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等工作,形成好的经验和做法。为增进机关各党支部、各部门交流合作、互学互通,我们推出“机关党建典型案例”系列报道。本期推出教务处党支部:教务管理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教务处党支部现有党员21人,支部书记1人,支部委员2人,始终坚持以党建引领教学管理与服务,持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本科教育教学成效展现支部党建工作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以制度建设筑牢教学质量根基

为落实学校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风学风建设的工作要求,支部推动出台了《淮北师范大学一年级本科生晚自习管理办法(试行)》《淮北师范大学听课看课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健全完善“制度保障—执行落实—监督反馈”闭环管理体系,积极营造“全员重视教学、全程规范管理”的良好生态,为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ac4f7002e8f8452486baa885267907d5.png

(二)以系统升级激活教学服务动能

1.学生选课智能化:构建“兴趣驱动”教学模式

针对学生选课需求,优化教务系统选课功能,2024-2025(1)学期起实现大学体育课程网上自主选课。系统细化篮球、排球、足球、太极拳、健美操等项目类型,学生可线上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推动 “兴趣导向” 教学落地。

cbd4c06e08bd4c029a322d90db5cd0c5.png

2.听课评价数字化:搭建“精准督导”管理平台 

      开发“处级干部听课评价系统”,集成课表查询、在线评价、数据汇总功能。处级干部课前通过系统定位授课时间地点,课后即时在线填写评价表,反馈内容自动同步至教学管理后台,实现教学督导“流程闭环化、数据可视化”。该系统推动管理干部深度参与课堂建设,累计收集有效评价 500 余条,成为教与管的“双向沟通桥”。

70eeae40b4284750b3eaba5f3e252d73.png

9c07c1834fa249ec9e501607d4461d07.png

3.教室分配“精准化”:提升“服务育人”工作质效

为提高教室利用与一年级本科生晚自习需求的匹配度,教务处全体成员协同攻关,利用教务系统空余教室查询与课表分析功能,结合班级人数、专业特性,为全校 99 个班级精准匹配周一至周四晚固定自习教室,充分满足学生晚自习需求,帮助一年级学生顺利完成高中学习生活向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过渡,形成“管理有力度、服务有温度”的育人模式。

二、工作成效

(一)教师主体、学生中心理念不断强化

教学管理数字化进一步盘活了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时空,增强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互动。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课,教师根据督导反馈加强教学改进,教师对“学生学”的满意度、学生对“教师教”的教学满意度同步提高。

)学风建设根基持续夯实

执行大一新生晚自习制度,不仅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过渡,培养了良好学习习惯,同时也是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抓手。晚自习期间,两个校区晚自习教室整体秩序井然,教师耐心,学生认真。辅导教师大都能够认真履行辅导职责,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大都能提前到达教室,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学习。校园学习氛围浓厚,优良学风蔚然成风。

教学管理效能全面提升

处级干部通过听课看课直接感知课堂生态,发现教学保障问题,推动工作作风转变,主动服务教学。与教师的反馈交流促进了教学设计优化和教师专业成长,形成“以评促教、以管助研”的良性互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践依据。

     三、经验启示

教学管理工作有常规性的,也有临时性、突发性的,头绪较多,任务繁重。教务处全体同仁从小事做起,从细处着手,兢兢业业,及时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

以“初心使命”践行服务育人宗旨

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党支部始终将“教师主体、学生中心” 作为工作出发点,从选课“指尖办”到听课评价“云端评”,再到自习教室“精准配”,每一项改革都聚焦师生关切。未来将继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让服务更有精度、更有温度,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教育发展。

)以“系统思维”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

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立足长远,党支部将坚持“党建 + 技术”双轮驱动,通过争取专项建设资金、定期开展系统操作培训等方式,确保平台具备开放性、可扩展性。未来将接入 AI 学情分析、教学质量智能预警等功能,实现 “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让技术赋能贯穿教学管理全过程。

(文图:李桂萍 / 审核:周光辉 /审校:何瑞菲/终审:赵娟 )


终审:机关党委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