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李锦、石杰同学征文获奖
在淮北市二零一一年度高中阶段“资助政策 助我成才”征文活动中,我校学生李锦(现为高三①班学生)所创作的《忘了自己》一文,喜获淮北市普通高中组一等奖(指导老师周淑粉),并被推荐到省里参评,获安徽省普通高中组优秀奖。石杰同学(现为高三④班学生)所创作的《温暖的阳光》一文,喜获淮北市普通高中组二等奖(指导老师刘会丽)。周淑粉、刘会丽两位老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向以上获奖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附: 获奖文章
《忘了自己》
作者姓名: 李锦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附中 (学校) 高二(1) (班级)
指导老师: 周淑粉
忘了自己
“爹,我想上学。”
“娃,爹没有用,爹拿不出钱……”
他看着面前的中年男人几乎夺眶而出有泪水,再没有开口。
不远处的学校里响起国歌的乐章。今天是星期一,这个时间该升国旗了吧,他想。他遥望远处,右臂情不自禁地向那边敬了一个少先队礼,仿佛看到国旗上的五星在闪闪发光,他不自觉闭上了眼睛,有股冰凉的液体顺颊滑过。
音乐毕,他转身走向自家的院子,步伐坚定,再没有回头。
春日的油菜地,在柔和的日光下,本应生机勃勃,但数月持续干旱,田地龟裂菜秧干枯,大地万物处在饥渴状态。他躺在菜地里,口含一根枯黄的狗尾巴草,双手覆压在脑后,望着天空,时而又望望一旁母亲的新坟,似沉思,又似遐想。从辍学后,他便一直如此,这般沉默。
不远处,传来一阵嘻闹声。他坐起来望了望,是一群刚放学的孩童。这其中,他看到了他曾经的同学,有一种冲动呼之欲出。他站起身来,向那群光影下的灿烂走去。
“娃,该回家吃饭了。”
就是这个声音,像一种魔力缠绕着他。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于他,再无法迈出向前的步伐。他转身望着那个中年男人,顷刻间,有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破碎,刺痛着他的心。可是那个男人,黝黑的面庞,孱弱的身躯。他望向自己,摸着那无论如何都狠不下的心。那一刻,他仿佛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在春日里丢了自己。
他撕下一块红布,在男人未注意到时。他看着男人的背影渐渐消失在院中。他不会绣五角星,便用针在布上的缝了五个点,炫目的金色瞬时刺痛了他的眼睛。
他偷偷地去过一次学校,在男人不知道的时候,在病床上的爷爷不知道的时候。学校的大门是关着的,他进不去。他只是站在大门外,向内望去。不知道是哪个班正在上体育课。他看到老师正在纠正学生的姿势。他在大门外一板一眼的学着,因为用力过猛,被脚下的石子绊了一个趔趄,趴倒在地,久久未起身,双耳紧贴着大地,有脚步声不急不缓的临近。他抬眸凝视,来人已至他身旁。
是他!那个很关心他的班主任。他“噌”的跳起来,头也不回的飞奔离去。他是怕了,怕那个如此关心他的人再次询问他,为什么没来上学。所以,他逃走了。身后是那人的呼喊声,离得太远,便遗漏了那些未知的幸福。
那晚,他怀抱着那面小红旗,五颗金色的点仿佛映照出一条路,一条通向远处的路。男人在这个时候回来了。他不知道男人做什么去了,这么晚归。他不问,也不想问。他背对着男人,怀抱着那面小红旗,他感受到五星孕育的力量,源源不断地传递给他,让他更勇敢的面对现实。
男人突然坐在了他的身边。
“娃,你……今个……是不是去学校了?”他一惊,身躯一震,略显僵硬,仿佛连呼吸都变得不那么顺畅。他是背对着男人的,所以看不到男人的表情。他在等待,等待一场盛大的结束。
男人的声音又响起。
“娃,爹今天碰到你的老师……”一时的沉默,空气也略显得踌躇。
“娃,你老师说,国家出台了一个叫啥子‘助学金’的政策,好像是说能给贫困的学生交学费。你老师想让你回校读书。……”男人再一次停住了。
他转身看着男人,眸中藏有以往从未有过的光彩。
男人抚了抚他的头,看向远处红旗方向。
“娃,去上学吧!爹不会再拦你。”
“爹!”他霎时模糊了双眼,望着父亲颤巍的身影,再说不出话来。
怀中还依附着那面小红旗,五星的温热灼烧着他。他终于明白:五星的光晕从未消失,一直埋在他心中,生根发芽,等待春天,等待开花。
他走向学校,再不是偷偷摸摸。换上新书包,他昂首挺胸,阔步向前。他顿在校门口,向前轻轻地迈了一小步,仿佛是怕惊醒沉睡的精灵。环视四周,花坛芬芳,绿树成荫,仿佛置身另一处桃园。
我回来了,他想。
星期一,他站在操场上,当国歌的乐章响起,当升旗手缓缓摇动把手,当五星以优雅的风姿荡漾,他望向五星红旗,思绪遥想天际。
那一刻,他忘了自己。
评语:本文以小小说的形式呈现,谋篇布局精巧得当,文字明净简练,语言表达形象生动,简约传神,如行云流水;人物形个性化鲜明,实为佳作。
《温暖的阳光》
作者姓名: 石 杰
作者单位: 淮师大附中 (学校)高二(4)班(班级)
指导老师: 刘会丽
温暖的阳光
三月,温暖的阳光揉碎了树影,轻轻地在地面摇荡。天空澄澈碧蓝,有着童话般的神秘高远和无尽辽阔。春风在校园里卷起涟漪,有花的清香随着春的脚步,四处弥漫,沁人心脾。万物在阳光的抚慰下渐渐复苏,呈现出草长莺飞的盛况。沐浴着温暖的阳光,置身于这生机盎然的校园,我的思绪飘飞,过去的痕迹像胶片一帧帧滑过,闪着灰暗的底色,弥漫着厚重的阴云。
我的人生在一个偏远的山村展开,记忆中总会出现这样的画面:朴实的邻人带着歆羡的语气询问父亲:“你家小孩怎么教的?那么懂事!成绩那么好!”……其实,我们的“乖巧”“爱学习”不过因了贫穷的缘故。老实本分的父母没有别的谋生手段,所能依赖的不过二亩薄田,百元微薪而已。母亲体弱,那两亩薄田却也只有依靠她去耕作。为了那几百元的工资,父亲每天爬高上低,风里来雨里去,跟最危险的“电”打交道,他的手上似乎永远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疤。我们姐弟四人面对父母刻满岁月风霜的面庞,哪里还舍得让劳累的他们失望!而且我们深知,对于贫困孩子来说,读书几乎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可是四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它们像一副沉重的负担被父母艰难挑起,虽不至于跌落,可还是压得他们肩弯背驼,举步维艰。
二〇〇九年,大姐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消息传来,乡邻纷纷向父亲道喜,他们不知道,这对我们家来说是喜忧参半啊!父亲的脸上虽然露出喜色,却也难以解开那紧皱的眉头。他用粗糙的布满筋络的双手一遍遍抚过鲜红的录取通知书,像抚摸一件珍贵易碎的瓷器,又像抚摸一个出生的婴儿,那般小心翼翼,充满爱怜。可是高昂的学费让父亲发出一阵又一阵无奈的叹息。姐姐站在旁边,眼神扫过我和弟弟,欲言又止。“爸,我……我……”姐姐哽咽着吐出两个字,父亲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愧疚和坚定,他说:“你们都要好好学,只要想上,砸锅卖铁我都供……”后来经过父亲几日的奔波劳碌,终于为姐姐凑够了第一学期的学费。在那几日,父亲本就苍老的面容愈加憔悴了。
都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一定会另为你开一扇窗,可我看他只是一个势利小人,否则又怎会忍心让我们本就艰难的家庭再次雪上加霜?
天高气爽的秋天,本应是收获的金色,而我们家的门上却贴了两道刺眼的惨白。奶奶,我的奶奶被癌缠住了,虽然发现后立即住进医院接受治疗,虽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所有的努力只维持了两个月。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她逐渐衰弱,无能为力。两个月后,她合上了眷恋的双眼,带着全家人的思念,无奈离去……奶奶的离去使父母加速衰老,黝黑的脸庞千沟万壑,鬓间的白发如银似雪。
贫穷是清晨嘹亮的号角,鞭策着人奋发向上,可有时它也是一个陷阱,让人轻易掉进沉郁的罗网。踏进高中校园的我距离梦想更近了一步,但这也意味着父母肩上的担子将更加沉重。我想象不出他们到底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才摇摇晃晃地挑起这份沉重,虽然他们心甘情愿,我却看得心酸难耐。面对贫穷,我保持一副理想少年的模样,我希望有一天实现梦想,冲破贫穷的樊笼。可现实像一张无形的网,勒逼得人喘不过气。 “放弃吧”,我不只一次的想过或许选择离开校园可以减少家庭的开支减轻父母的负担,况且弟弟也即将迈进高中的门槛,那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放弃吧”,让弟弟帮我把梦想实现吧。可是,只要一想到“放弃”两个字,我的心里就像揉上了一把碎玻璃,疼痛彻骨,毕竟是坚持了十几年的梦想啊,怎能说放弃就放弃了呢?在理想与生活之间我左右徘徊,我的世界布满阴翳,阳光消逝,陷入无垠的黑暗。
轻柔和煦的春风倾诉着某种亲切,柔柔地滑过面颊,也把一缕缕明媚温暖的阳光带进了校园。最先感受到温暖的不是花,不是草,而是我。贫穷打破了我的一次次幻想,使我不敢想象自己有多幸运,而国家的助学政策让我知道自己仍是个被上天眷顾的人,它就像清晨撒落在树梢上的那缕温暖的阳光,融入空气中,随即变成了淹没整个校园的爱,不仅温暖了我,也温暖了千千万万个与我有共同遭遇的学子。
国家的资助虽不能把我的家庭从贫困的泥沼中拉出来,但足以负担我上学的费用,使我安心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天空,追逐梦想。仍记得父亲听到这消息时,眼中流露出惊喜的光芒,嘴角现出轻松的微笑。他嗫嚅良久,却只说出一句话:“好好学……要对得起国家……”
沐浴着三月温暖的阳光,万物怀着感恩的心茁壮成长,展现美丽装饰大地;我也怀着感恩的心,一路向前。
用户登录